女孩遭遇不幸 不屈命运 师生用爱托起轮椅上的梦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05-02-28
遇到台阶,同学们总是抬着张娥过去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新的环境却仍旧是一样的热情和关心,张娥的脸上充满笑容摄影/记者胡金喜
一个叫张娥的湖北农村女孩,9岁时,在一次车祸后成了截瘫。1998年,她的妈妈背着她,千里迢迢来到首都北京求医、求助。
《北京青年报》报道了女孩不幸而不屈的命运。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的手。经过手术,她直起了已经变弯的脊椎。在市领导和丰台教委的关怀下,她被安排进了丰台区的角门中学读初中。
角门中学的师生给了她真诚的爱和照顾。3年初中学业结束,在2002年的中考中,她以538分的优异成绩,考进了北京市重点兼示范学校十二中。
于是,北京十二中的师生接过了爱的接力棒。
校园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惊险曲折的传奇,师生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些细小的事情,却给了一个残疾女孩奋斗的助力
"从张娥被分到高一(2)班谈起好吗?"我对北京十二中联合总校融媒中心有哪些原2002届高一(2)班班主任兰宁静说。
这是2003年8月29日下午,距中小学正式开学还有3天。我、兰宁静老师和原2002届高一(2)班的4名同学,坐在他们原来的教室里。和我坐的位子隔着一套桌椅,从教室门的一侧开始数第三行的第一排,就是张娥的座位。教室里似乎还流荡着张娥和她的同学们的气息,我仿佛看到了张娥和她的同学嬉戏谈笑的影子,这让我感到很亲切。
"那是2002年8月30日,校领导通知的我。"兰宁静老师想了想,终于记起了准确的日子。兰宁静老师有着一张长圆形的脸和一副动听的柔和的嗓音。还是在新生军训的时候,她就知道学校要来一个家境贫寒而成绩优秀的残疾学生。学校做出了决定,免除这个学生包括借读费、学杂费、书本费、服装费等在内的全部费用,并且专门为这个学生改造了教学楼3楼的女卫生间。她却没有想到,这个学生会分到自己的班里。
2002年的8月,兰宁静老师到十二中任教才两年,也是她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两年。用老教师的话说:"她还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呢。"
但不知道照顾自己的她要担负起照顾一个残疾学生的责任了。
她找来角门中学关心照料张娥的有关资料,认真地读了。又给班长、宣传委员等几个班干部分别打了电话,把他们叫到学校来,商量欢迎张娥的事儿。
新学年的第一期黑板报已经出完,但大家决定,还是为张娥重新出一期,主题词是"温暖如家"。
用粉笔在教室后墙上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占全部面积三分之二的大大的红桃心,在红心的中间写上热情洋溢的话:"欢迎张娥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从此你不再寂寞,你有了更多的朋友……"大红桃心的旁边点缀了57颗小红桃心,代表着全班57个同学。
"9月1日上午,全年级正在学校的报告厅听报告,校领导把我叫了出去,说张娥来了。"兰宁静老师继续回忆道:"张娥是个性格非常开朗的孩子。一见到我,就说:‘老师您好,我叫张娥。'报告厅有台阶,轮椅上不去,我把她直接推进了教室。我对她说:‘张娥你看黑板报!'她看到欢迎她的话,脸立刻红了。我看得出她很激动。她红着眼睛说:‘谢谢老师。'
"张娥的座位安排学校也费了一番心思。靠门第一、二行,对于她进出是最方便的,可她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一个星期换一次座位,长期坐边上,怕造成她的眼睛斜视,所以给她安排在了进出既比较方便,又比较靠中间的第三行的第一个。你注意到了吗,她的课桌比其他同学的课桌高一截,那是为了和她的轮椅相匹配。
"她的同桌和周围的座位,安排的都是女生,为的是她有些事,和女同学说也许更加方便。
"我把学校和班级的情况给她做了介绍,对她说:‘你有什么事情或困难,一定要告诉我。如果我有事或不在,你就告诉班长让他转告我。'
"等大家听完报告回到教室,我就把张娥介绍给大家,大家对她鼓掌表示欢迎。接着,新学年的第一堂课开始了。"
这堂课是历史。"是张娥最喜欢也是她学得最好的课!"她的同学特别对我补充道。
初秋的阳光还很强烈。张娥沐浴着炙热的阳光开始了她的高中生活。行动是张娥的最大困难。最初,兰宁静老师把班干部分成两人一组,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轮流负责照料张娥的出行。可很快,兰宁静老师就发现,这种分组用不上了。全班同学都主动向张娥伸出援助的手。
"我记得有一次,是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不久吧,我们班要到实验楼去上心理课,有八九个男生一起送张娥。这些男生排成一排往前走,张娥坐在轮椅上,在中间被推着,特别整齐。当时我们女生特别感动……"说这些话的是原02届高一(2)班的宣传委员薛闻,一个活泼而热情的女孩。直到今天,谈起这件事,她还是很感动。她是我第二次到十二中采访时见到的。
而我第一次见到的4个孩子,在接到兰老师打给他们参加和我座谈的电话时,曾说:"老师,咱班那么多同学都帮助过张娥,就叫我们几个,不合适吧?"
这真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原02届高一(2)班的学生,有谁没有在张娥需要的时候,帮她倒一杯水,或是拿取某一样物品?有谁没有帮她挪开过轮椅前的课桌,让她可以顺畅地进出教室?有谁没有推过载着张娥的轮椅?这个班的学生,从来没有让张娥一个人摇着轮椅在校园里或是大街上
孤零零地走过。从教室到女卫生间,不过20来米的距离,张娥完全可以自己摇着轮椅到达。可每次张娥要去卫生间的时候,都有同学主动来推她,然后站在女卫生间门外等,直到张娥出来,再把她推回教室,包括男生,也是这样做的。学校报告厅的大门前有8个台阶。每次班级到报告厅参加活动,都是班里的男生把张娥连人带轮椅抬过这8个石台。报告厅里,通向舞台的阶梯过道比较窄,轮椅过不去,每次张娥需要上台时,也是班里的男生把载着张娥的轮椅,从台下托举到台上。她上下学,始终是妈妈接送。可有的放学时分,她的妈妈,为了生计到别人家干活赶不回来,总有同学,抢着先把张娥送回家,自己再去吃饭或回家。
在2002年的11月,02届高一(2)班的师生,为张娥做了一件他们觉得虽然很小,可做得特别温馨的事情。
"那时北京的天气已经很冷了。我看到张娥来学校时,总是把两只手攥在一起。一摸她的手,凉冰冰的。我又摸了摸她身上的外套,薄薄的,大约是蓬松棉一类的,也旧了。我就把班干部叫到一起,说:天冷了,咱们给张娥做点贡献吧。大伙都同意。我说你们学生没钱,都是家长给的,一人出5块吧,剩下的我出。"兰宁静老师告诉我:"我嘱咐孩子们这件事事前别让张娥知道。准备去买衣服的前一天,8个小组长都悄悄地告诉各自的组员:明天要收钱了。有个孩子要出100块,班干部说:别,大家都一样……"
后面的事就是薛闻对我讲的了:"去买衣服的那天是个星期五的下午。全班同学捐了近300块钱,兰老师又拿出自己的300块交给我,告诉我们买件羽绒的,质量好点的。又告诉我们说买短款的,张娥穿脱方便。我、团支书刘捷和团组织委员马凯三个人去的。我们先去了城乡贸易中心,转了半天,看上一件天蓝色的康威牌羽绒服,一问价格,要388块,觉得有点贵,又去了翠微商厦。可转来转去,觉得都不如那件好,就又回了城乡,把那件羽绒服买了下来。然后我们去班尼路专卖店给张娥买了帽子、手套和围巾。那帽子一顶15块,两顶19块,我想了想,买了两顶,一顶我自己留下,算10块,张娥的那顶不就便宜点了吗?买齐东西,天已经黑了。
"星期一的早读课前,趁张娥还没来,我到教室前面去,把我们仨买的东西一样一样地向全班同学展示了一遍,把花的钱也跟大家说了一下。
"张娥是在上课铃响起来的时候进到教室的。等她坐好,我捧着这些衣物走到张娥身边,对她说———事前我想了好久该怎么措辞,我怕让她感到不好意思———‘张娥,现在天气冷了,这是兰老师和全班同学的一点心意,希望你过一个暖和的冬天。'我还说:‘不管你有什么困难,我们班每一个人都会帮助你。'我把东西轻轻放在了她的课桌上。
"全班同学热烈地鼓起了掌。张娥先是一愣,接着就哭了。
"我抬头向站在教室后面的兰老师望去,兰老师微笑着看着我们……"
我相信,这一幕,不仅会长久地留在薛闻的心目中,也会长久地留在十二中原02届高一(2)班全体学生的心目里。
我也相信,在这个班级生活和学习过的学生,对人对事不会过早变得冷漠,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会拥有更多一点的爱心,更多一份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