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京外社会实践活动纪实报道二】6月11-12日活动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14-06-13
湖南株洲分队实践活动纪实
----------------------------------------------------------------------------------------------------------------------------------------------
----------------------------------------------------------------------------------------------------------------------------------------------
----------------------------------------------------------------------------------------------------------------------------------------------
● 带队教师:王自勇(领队)刘国富彭雪等
● 参与班级:高一(2)班高一(8)班
● 实践地点:湖南株洲
● 友好学校:株洲市九方中学
6月11日下午1:30我分队在办公楼前集合,举行了庄重而热烈的授旗仪式。李有毅校长亲自授旗,并做动员,祝湖南分队实践活动安全顺利,满载而归。湖南分队全体师生高声齐答:请李校长放心!然后乘车前往北京火车站,赶赴湖南。
6月12日上午7:30到达长沙。首站便是参观闻名中外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在导游的悉心讲解下,同学们领会到了湘楚文化"传道济民""实事求是"的精髓。然后攀登岳麓山,一路经过爱晚亭、烈士墓、麓山寺,亲近山林自然,景仰烈士精神,感受麓山文化。山路陡峭而长远,师生们克服火车上一夜没有休息好的疲累,学习发扬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同学们无论是体弱的,还是身体不适的,一个都不落下,互帮互助,全部登上峰顶。同学们体力、意志力经受住了考验,深刻体验到了坚持不懈所带来的自豪感。
接着师生们追寻青年毛泽东的足迹,参观了湖南一师和橘子洲头。在湖南一师,青年毛泽东培养了"闹中求静"、"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读无字书"的习惯和精神;在这里,青年毛泽东和志同道合的进步同学深入农村,广泛开展社会调查,为日后中国革命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和形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等光辉思想打下了基础;在这里,他实现了由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在橘子洲头,师生们瞻仰了青年毛泽东的半身雕像,他宽大的额头,随风飘逸的短发,无不体现出临江而立的豪迈气势。青年毛泽东,就是红色中国的革命之源。
一路上,虽衣裳尽湿,汗水换来的知识与精神上的财富却是无价的。同学们深受青年毛泽东精神的鼓舞,忘记了烈日下一天18公里攀登跋涉的劳累辛苦,充满着体验湘楚文化之后吃得苦有毅力的自豪,激荡着探寻红色之源之后有理想有追求的信念。
----------------------------------------------------------------------------------------------------------------------------------------------
河南卫辉分队实践活动纪实
● 带队教师:阮守华(领队)高宇岳腊生等
● 参与班级:高一(3)班高一(9)班
● 实践地点:河南卫辉
● 友好学校:卫辉市第一中学
"请校长放心,我们一定会注意安全,互相照顾,圆满完成实践任务!"即将向河南出发的我们向校长保证道。"同学们,我相信你们!"校长对我们满怀信心。我们向校长挥手告别,随即踏上了七天的河南实践活动之旅。今天是实践活动的第一天,我们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登上了巴士车。
一路抵达北京站。虽然队排的很长,行人也很多,但是我们都整整齐齐紧跟着带队老师的步伐,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上二楼候车室的时候,很多男生都主动帮助女生拿行李,终于,我们齐心协力,登上火车。车上,有的同学抓紧时间学习、互帮互助、积极合作,有的同学闭目养神、积极放松,还有的同学为旅客介绍十二中的情况,旅客们对十二中的评价也很高,认为我们素质都很高。我想,无论是哪一种身影,都洋溢着属于我们特有的青春气息。
11日晚八点,历经七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卫辉一中。通过校门口屏幕上显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字样可以看出,卫辉的学生虽学业繁忙,但还是以这种方式表达了迎客的热情。
12号上午,我们参与了同课异构课堂,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卫辉学生课堂上的热情大方,也激发了我校学生的发言的积极性,双方学生都表示这样的上课方式让彼此了解了上课方式。
接着我们通过参观校史馆和听历史老师讲解的方式深入了解了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了解了她的历史和成就。
下午81位学生分布到9个班,在当地同学地陪伴下听了两堂课,卫辉学校的学生友好地接待了我们,并把座位让给了我们,令我们十分感动。在课堂,我们和他们一起认真听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配合老师教学。
听完课后午我们和卫辉校篮球队的学生进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观赛同学告诉记者,这样的方式让我们在竞争中拉近了距离。和同学私下交流的时候,卫辉同学告诉我们,他们虽然课余活动不多,但是一有时间就会进行体育锻炼。
晚上,两校学生共同举办了联谊晚会,分别进行了才艺展示。我校表演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节目,话剧《雷雨》,校园集体舞,演唱了校庆歌曲等。卫辉一中表演了具有体现当地风情的舞蹈。我们从中更生动形象地认识了两地之间的文化差异,也看到了对方学生课堂以外的另一面。晚会期间,两校同学进行了交流,加深了认识,增进了友谊,尽管设施简单,但不影响大家观看和表演的热情。
本次活动也引起当地媒体的高度关注,卫辉电视台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全程的跟踪拍摄,并对我校师生进行采访。
----------------------------------------------------------------------------------------------------------------------------------------------
山东泰安分队实践活动纪实
● 带队教师:苏京伟(领队)戚光宇陈明丽等
● 参与班级:高一(4)班高一(6)班
● 实践地点:山东泰安
● 友好学校:泰安英雄山中学
6月11日,我们怀着一颗期待已久的心迎着朝阳开始了山东之行,火车上的三个小时大家安静有序地上自习,充分利用时间,体现了十二中学生的良好风貌。
今天我们一行人游览了趵突泉,参观了李清照故居,诵读一代女词人的传世佳作,纪念那远逝的曼妙红颜。优美的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山东别样的风情。山东大学的学习氛围及历史文化也深深吸引着我们,有序参观,交流感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今天大家整体表现得令老师们较为满意,相信未来几天大家会做得更好。
6月12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我们伴着悠扬的歌声,来到了大明湖畔,开始了一天的行程。
"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这句话早已深入人心,此行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山清水秀,绿柳成荫,这样优美的环境也造就了乾隆皇帝这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们了解大明湖的四大怪:"蛙不叫、蛇不现、涝不涨、旱不涸。"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在途中,我们与美国芝加哥大学交流生进行了亲切的沟通,同学的热情与大方,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对话只进行了短短几分钟,但这次经历,使我们彼此之间增进了了解,开阔了国际视野。在去往曲阜的路上,我们经过黄河,感受着母亲河的魅力。路过东平县,我们看到了新农村、新农业的建设,在大家的惊呼声中,一台台收割麦子的机器,在金黄的麦田上运作着,同学们也试着收割麦子,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晚餐时间我们到达了曲阜,用餐环境古朴富有韵味,饭后闲暇,大家纷纷开展丰富有趣的餐桌活动,乐此不疲。
----------------------------------------------------------------------------------------------------------------------------------------------
安徽芜湖分队实践活动纪实
● 带队教师:崔茂华(领队)吴秋申侯烨赵玉媛等
● 参与班级:高一(1)班高一(10)班高一(11)班
● 实践地点:安徽芜湖
● 友好学校: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6月11日,北京十二中学高一钱学森航天实验班、高一国际班于上午12:10从学校出发,开始为期7天的京外活动——安徽芜湖之旅。一路上,同学们内心充满了对未知旅途的兴奋。同时,大家也能及时适应火车的环境,进行安静有序的自习。
火车于6月12日凌晨5点10分抵达安徽芜湖。第一天上午同学们参观了徽商博物馆。通过讲解员对徽派建筑风格、装饰手法、材质使用等方面的介绍,同学们对徽派文化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体会到了徽商艰难的发家之路及南北文化的差异。
下午2:15,同学们乘车前往王稼祥纪念馆,对革命先驱有了更深的体会。期间途经芜湖长江大桥,感受长江雄浑的气魄。晚饭后全体同学在阶梯教室进行自习,崔茂华副校长对同学们第一天的表现做了简短的总结,同时对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提出了希望。
另外,崔茂华副校长和活动中心朱春平副主任与芜湖十二中校领导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崔副校长代表李校长赠送了北京十二中的校庆纪念品。(文:崔茂华、杭海燕、郭祈涵,摄影:马霄汉)
----------------------------------------------------------------------------------------------------------------------------------------------
----------------------------------------------------------------------------------------------------------------------------------------------
湖北恩施分队实践活动纪实
● 带队教师:田敏(领队)范小英邹志宇等
● 参与班级:高一(5)班高一(7)班
● 实践地点:湖北恩施
● 友好学校:恩施高中
6月11日,这将是北京十二中学生高中生涯中最为难忘的一天。早上,距集合时间还有很久的时候,同学们就来到了学校,等待着出发的时刻。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与难以掩饰的兴奋可以看出对这次活动的期待。
上午11点,历经了兴奋的等待,我们终于要出发了。李有毅校长特地前来为我们壮行,给我们寄托了很大的希望。我们也同时向校长保证:"一定安全归来,满载而归。"我想我们在六天后,一定会带着得到新知识的满足感与我们在集体中学会的坚韧、耐心与团结而归来的。
通过前期查阅资料,同学们已然了解到恩施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但是,却会在群山环绕的武陵山区体会到一份独特的宁静安详。孟子说过:"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动心忍性,曾益所不能。"这些名言,也告诉我们为了有所获得,吃苦是必要的。同学们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我们都明白,这次出发,并不是去享受的,是为了更好的磨练我们的意志,所以生活条件的好坏,并不能成为我们前进的阻力。而也因为同学们的觉悟,在上了火车以后,我们也没有一个人抱怨车上的环境与周围的吵闹。尽管,饮食、洗漱都非常困难,但是老师们和同学们,也都在努力适应。
旅途中,有的同学在畅想未知的旅程,有的同学在认真地完成着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和自己安排的学习任务。或许在火车上对我们的考验就已经开始了,谁能在这种条件下静下心来,有条不紊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谁就显示出比别人更加坚定的意志和更加优秀的自我管理能力。
就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我们在火车上度过了难得安详的一天。在火车的一天,虽然比较艰苦,但是大家都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和勤奋刻苦、不怕困难的精神。因为我们相信,凭借着这种精神,我们一定能够在活动中,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活动中的各项任务,也会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
借着这次难得的机会,我们也对车上的列车员和乘客进行了采访。询问了他们对于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看法以及我们在列车上的表现。列车员和乘客纷纷表示对学校的这次实践活动的钦佩与支持,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够更多地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更好的体验生活。同时,他们也对我们在列车上的表现表示满意,希望我们继续保持,最后,也预祝我们的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入夜,载着已经酣然入睡的同学们的列车驶向远方……(文:冯锴武欣桐沈卓越张奇)
6月12日,恬雅的古城,浓厚的情。清晨,睁开双眼,火车窗外的风景与昨天完全不同——座座高山绵延起伏,青青古木铺满眼前,即使是在车厢内,我也能感受到那份清新,那份生机,那抹赏心悦目的绿永远不会让人视觉疲劳"那就是长江吗?"不知是哪位同学问了一句,向窗外望去,滚滚长江向东奔流,也许那如画的青山还不足以唤醒我,是长江的那份雄伟,那份壮阔,让我从困倦疲乏中苏醒,开始了新的一天。"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亲见长江水才能体会出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这也激励着我们要更加努力、刻苦,创造出新的辉煌,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火车上最后几个小时过得很快——荆门、宜昌、巴东,然后就是终点站——恩施。将近22个小时的火车让大家看起来有些疲惫,更多同学在聚精会神地欣赏"世外桃源"。恩施老城的建筑大多都是陈旧的,也许是因为正在进行改造的缘故吧,而这些建筑所构成的城市没有京城的繁华,有的是一份淡雅;在恩施新城,一座座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楼依山而建,一条条路绵延着伸向远方,一户户人家依水而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仿佛懵懂的领略了"返璞归真"的含义。在这趟短暂旅途的重点,是我们即将要在这里度过接下来几天的地方——恩施高中。
恩施高中高大的牌楼,宽敞的甬道和气派的教学楼点亮了我们的激情——这样的景象令我们惊叹不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三间四柱式的牌楼,"恩施高中"四个大字在之上,十分醒目,颇有一副国子监的风范。甬道两旁种满绿树的小丘衬托出校园的宁静安详。随着大巴车的缓缓驶入,一座座具有土家族风格的建筑物出现在眼前,浓郁的土家族气息扑面而来。宿舍和午餐虽然不比家中,但很符合本次行程的目的"忆苦思甜"。
我们首先去了恩施州博物馆和城市规划馆,来加深我们对恩施这座城市的了解,以便更好的体验当地的生活。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了解了当地的红色文化,知道了在抗战时期当地光荣的革命历史和对整个抗战胜利所做出的贡献。在抗战时期,恩施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同时也是当时的首都——重庆的最后一道屏障,使重庆和四川等地免遭日本人铁蹄的践踏,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确保了抗战的胜利。随后,我们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见到了距今已有200万年的史前人类——建始人的化石,但是由于文物数量等问题,至今它还并不为人所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已经变成了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那些青铜器虽然饱经风雨,但依然本色不改。到了明清时期,当地的城市规模逐渐扩大,生产出许多精美的瓷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当地的风俗文化同样很深厚,土家族与苗族的服饰是美轮美奂,尤其是苗族的银饰,穿在人身上显得异常光彩夺目。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地,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文化馆,来到了城市规划馆。这里见证了从建国到现在恩施这座城市的变迁,也从中折射出我们的祖国也在一天天的走向富强。
随后,我们去了坐落于市中心的凤凰山森林公园。在这里我们呼吸到了和北京不一样的空气,没有那种污染,干净清洁的空气,切实感受到了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
回到学校后,我们参观了校园,见识到了热情、活泼、开朗、多才多艺的恩施学生,随后,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到报告厅聆听了校史讲座,更多的感受到恩施高中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当地学校情况的了解,我们也体会到自己作为首都中学生在振兴中华伟业中所背负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短短的一天即将过去,静坐下来回味着一天的生活,我感受到和北京不一样的文化底蕴。这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接下来的旅程。(文:沈卓越刘天泽武欣桐冯锴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