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记忆】中国教育报:“这是我们与那段历史最直接的联系”——北京十二中3名高中生寻访校史的故事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15-08-25
  暑假期间,北京十二中校园电视台的小记者们跟随中国教育报记者踏上了"重走简师路"旅程。他们来到卢沟桥宛平城,试图通过采访当地老人,唤起那段红色的记忆。
  2015年8月25日起,《中国教育报》开辟了"重走抗战路"专栏,首期头版以"这是我们与那段历史最直接的联系"为题,刊登了十二中学生寻访红色校史的经历。下面是全文转载。(【原文连接】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8/25/content_440702.htm?div=-1
 
  走基层重走抗战路·北京卢沟桥
  "这是我们与那段历史最直接的联系"
  ——北京十二中3名高中生寻访校史的故事

\
 
  1937年7月7日,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抵抗日军入侵。(资料图片)
  编者按
  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也留下了侵华日军罄竹难书的罪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本报组织记者重走抗战路,重读那些让人难忘的抗战遗址,了解抗战历史背后的人物和故事,以及当地教育系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今天起,本报开设"走基层重走抗战路"栏目,陆续刊发这组报道,敬请关注。
 
  【抗战记忆】
  卢沟桥抗击日军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日军1万余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发起全面攻击。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训的军事训练团学生15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    本报记者施剑松
  出宛平城西门往左,沿着永定河岸向南,这一带就是北京十二中校史中记载当年学校所在地龙王庙的大概位置。如今,这里沿着河岸边修建了一排长长的仿古建筑,建起了步行道,还有一座供游人休息的凉亭。
  北京十二中的前身是宛平县简易师范学校,这所位于宛平城西门外的学校,在"卢沟桥事变"后一天内就被夷为平地,不幸成为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中被摧毁的第一所中国学校。
  70年后,北京十二中的3名高中生相约来到卢沟桥畔,寻访学校旧址。即将上高二的王思漪说:"纪念抗战70周年,对我们来说,寻找这段校史也许是最好的方式,虽然它只是抗战中很短的一瞬间,但却是我们与那段历史最直接的联系。"
  据北京十二中校史记载,宛平县简易师范学校,始创于1934年,由当地士绅季惠之、巴小泉等在宛平城西门外卢沟桥畔龙王庙组织筹建,校长由宛平县教育局长崔以均兼任。学校是4年学制,毕业生相当于初中程度。首届学生预定招生50人,实际招生42人。1937年,距离简易师范学校首届学生毕业还有1年。
  "请问您知道附近有一座龙王庙吗?"王思漪向河边开小卖部的一位大爷打听。
  "这里从来就没有过龙王庙。"大爷回答。
  "那简易师范学校呢?"
  "没听说过。"
  景区看门的大婶,河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还有路过的行人……没有人听说过龙王庙,也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有一所叫简易师范的学校。
  坐在河边的凉亭里,3人有些沮丧。"没有人记得那座被炸掉的龙王庙"。
  "1937年,当年那42个学生初中还没毕业,还没我们现在大吧?那个时候,他们每天上学都会看到日本军队在学校旁边真刀真枪的演习,会是什么心情?"王思漪问伙伴们。
  "如果是我,我会很气愤。"即将上高一的全奕回答。"我会很害怕。"一直很安静的赵天玮小声地说。
  十二中校史记载,当年简易师范的学生大多来自宛平县八区清水、斋堂一带的普通人家。1937年7月7日校舍被毁后,简易师范学校被迫解散,当年的学生中很多人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我们到宛平城里面再找找吧?"王思漪提议,"我们尽量找到这里的老住户,说不定他们还记得。"
  重新回到宛平城,已是下午5点。没有了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游人,古城的街道渐渐恢复了平静。邮局门口一位头发眉毛都已花白的老人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
  "大爷,请问您听说过附近有一座龙王庙吗?"学生们围上去问。
  "好像是有,不过早没了吧。"大爷的回答,让3个孩子一下感觉到了希望。可惜,除了"好像是有",这位快80岁的老人也无法记起更多内容了。
  "老王,你去不去买菜,我带你去。"就在学生们感觉希望再次破灭的时候,一位骑着三轮电动车、皮肤黝黑的老人,停在路边大声向学生们中间的老人张罗。
  "李大爷岁数比我大,说不定他记得。"王大爷带着3个孩子迎了上去。
  "龙王庙,有啊。简易师范学校,有啊。"李大爷的回答,让3个孩子立刻兴奋起来。"当时我在另外一个学校,但我知道河边龙王庙有一个简易师范学校。"李大爷说,"不过你们要是想详细了解简易师范学校的情况,前面不远有一个叫萧德的,今年90多岁了,他估计记得更详细。"
  半天的寻访,到了这一刻终于有了收获。3个孩子头一次有了触摸到历史的兴奋。
  "我们现在就去。"全奕提议。"老人已经90多岁了,我们先回去,改天先预约了,再专门登门拜访吧。"王思漪说。
  回家的路上,全奕说,"说实话,在这之前我对这些历史并不在意。但站在学校荡然无存的旧址,我才感觉到现在和平的局面是老一辈人拼命换来的"。
  王思漪说:"本来我以为会看到一处残破的古建筑,门口有个提示牌写着‘北京十二中旧址——宛平简易师范'。然而,环顾周围,只有一片高铁、高速路环绕的绿地。没人知道它的具体位置,没人知道学校在七七事变时发生了什么,更没人知道那第一批入学、因为战火未能毕业的42名同学后来的遭遇……"
  "我发现这一切就这样默默地消逝在历史的河流中,与现在断了联系,与我们断了联系。我感觉一种深重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压在我的身上:这是我们的历史,如果我们不铭记,如果我们不保护,我想不到还有谁能来!"王思漪有感而发。
 
  (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