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一京外实践教育活动纪实报道三】6月14日各支分队活动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17-06-16

安徽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安徽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 带队老师:杨靖(领队) 秦超勇 岳腊生 王文宇 李子尚 周志杰

● 参与班级:高一(2)班 高一(9)班

● 实践地点:安徽合肥

6月14日,北京十二中高一年级安徽分队的同学参观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园、江淮汽车制造厂,游览了三河古镇。

访工大校园,再度耳闻“新能源战略”

昨天疲惫的旅行似乎还尚未结束,今天同学们5点多就起床收拾行装,强睁开惺忪的睡眼,揉着还泛着水汽的眼角,乘车来到了合肥工业大学。

早晨的合肥工业大学是恬静的,四周有不知名的小鸟在鸣叫,目之所及皆为绿树清湖,红砖的教学楼更显得有些神秘,使同学们慵懒的感觉减少了大半。随着领队的步伐,同学们来到了“格物楼”——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该大学的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学校历史,讲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种类、关键技术和发展期望,工信部部长苗圩、一汽董事长都是这个大学的校友。通过听讲座我们了解到,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但我国现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7%,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可以减少对石油的消耗,还有利于环保。合肥工业大学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研制新能源汽车,为我国汽车行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

图1 聆听讲座

探江淮车城,亲眼目睹流水线作业

讲座结束后,我们来到安徽远近闻名的江淮汽车厂进行参观,江淮汽车公司占地面积共460多万平方米,员工总数17000余人。同学们行走在参观的安全通道上边走边看,在喧噪的车间,流水线上的汽车配件正在逐步加装,从零配件组装到整车下线,整个过程无不令我们感到震撼。在这喧闹的车间,科技正在随着缓慢移动的链条不断向前发展,带动着中国一起疾步向前。

同学们通过认真的观察与思考,体会到了科技与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更在新科技的环境下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工匠精神”。

\

图2 参观流水线车间

游古镇,感受江南风俗画卷

下午,合肥分队一行来到了肥西县三河古镇。红色的“三河古镇”四个大字被写在淡青色的牌坊上,扑面而来的古风气息洗去了所有人精神上的疲惫。穿过护城河上的石拱桥,映入眼帘的是白墙灰瓦的小楼。一路的青石板非常光滑,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人走过。远处的望月阁跨在水面上,阁楼上清风徐徐,石桥下绿水悠悠。游人边走边叹,建筑是白墙蓝瓦,街面是曲径通幽。街道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商品,色香味俱全的风味小吃,同学们只盼着集体活动赶紧结束,好在自由活动时间大快朵颐,感受与北方不一样的风俗画卷。

\

图3 古镇寻幽

临故居,缅怀前贤爱国情怀

我们来到杨振宁故居,一座座雕像重现当年杨振宁先生研究时的艰辛。走进孙立人故居,有一座雕像表现他灯下夜读,不禁慨叹孙立人先生不怕辛苦、勤奋好学的精神。这位曾经作为远征军统帅的抗日名将,是抗日战争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军级将领。缅怀先贤,让我们最为敬佩的是他的那种爱国情怀。

\

图4 访孙立人故居

来到合肥三天了,今天终于在紧张的科技活动体验之后开始了民风民俗的体验。不一样的江南水乡吸引着累并快乐着的同学们,让同学们憧憬着新一天的到来。

(撰稿:高一9班 冯晨曦 王思雨 王从 王爽 / 摄影:高一 9班 丁振轩 刘川溥 高一2班 车尚杰 / 指导老师:王文宇)


辽宁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博物馆悟生命之绚丽 金石滩激内在之潜能

● 王自勇(领队) 高宇 傅英懿 顾志宏 杜晓丹 陈欢

● 参与班级:高一(4)班 高一(7)班

● 实践地点:辽宁大连

迎着朝阳,我们坐上了大巴,离开了学校。经过了短短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大连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金石滩。这一天的行程将会集中在这一地点完成。

我们首先来到了金石滩蜡像馆。这里有着全世界几乎所有名人的真实蜡像。从几千年前的秦始皇到几百年前的康熙,再到新中国成立时的毛主席。从政坛人物到科技名人,再到我们在电视上见到的影视明星,甚至是我们平常很少能见到的文学作品的作家、角色等都在这里一一呈现。见到了这些蜡像后,同学们感触颇多。不仅是感叹能够见到他们平常很难能见到的明星,还有一些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更为深刻的理解,确实令我们收获了不少。

然后,我们来到了旁边的金石滩生命奥秘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中,通过展示了许多独特并且具有魅力的生物塑化标本,重现了生命在亿万年间漫长而神奇的进化之路。在此,同学们通过参观,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尤其是我们人类的进化与构造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可谓是真正的户外生物课堂。

\

图1 蜡像馆前合影

\

图2 参观生命奥秘博物馆

用完午餐,我们便乘车前往球幕影院。一进入影院所有人就立即被球幕所震撼,包围式的荧幕让人有一种极强的代入感。影片讲述的是人类发明飞行器的历史,让人仿佛置身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受了球幕的神奇,增长了科学知识。

下一站,便来到了同学们心心念念的海滩进行沙滩素质拓展。金黄色的沙滩让同学们一下子都兴奋了起来,海滩上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气息。同学们跟着教练的指令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首先,大家按班级分成了两组,并分别想出了队名、口号、队歌,这让大家迅速地投入进活动中。接下来进行了“搬运物资”的有趣活动,只由一位同学往返奔跑,根据教练给出的指令拿走相应的物品。这不但需要那一位同学的努力,更需要大多数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让同学们感受到随机应变与配合的重要性。休息过程中许多同学被蔚蓝的大海所吸引,触摸那轻拍上岸的浪花,感受海洋所蕴含的勃勃生机。随后大家又一起进行了若干项考验团队协作的活动,让同学们真正体验到个人潜能的无限与集体力量的强大。

\

图3 拓展显身手

\

图4 拓展显身手

一天充实的实践与学习,让同学们感知了生命的神奇,高科技的冲击力与团结一致的力量,可谓收获颇丰。

(撰稿:高一(4)班 杨业卿 常凌涵 喻子玥 赵仪 / 摄影:高一(4)班秦玉宁 / 指导教师:顾志宏


河南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 带队老师:郭燕红(领队) 卞春玲 傅昀 曹德良 胡小蒙 范维

● 参与班级:高一(5)班 高一(6)班

● 实践地点:河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点一滴向雷锋学习

2017年6月14日,即河南之行第四天,已经逐渐适应了南阳环境的同学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游学。上午8时许,分队从南阳一中乘车出发,首先来到了邓州编外雷锋团纪念馆参观。

\

图1 向雷锋编外团“学习”

雷锋,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他把他短短21年生命中的每时每分每秒都奉献给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奉献给了党。作为中国共产党员的典型代表,雷锋的事迹及精神传遍了中国大江南北。1989年,与雷锋一起入伍的560名邓州籍复员回乡战士自发成立了"学雷锋指导委员会",在他们的带动下,雷锋精神在邓州广泛传播,带动了一批又一批中共党员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走到人们群众当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编外雷锋团”。纪念馆主要介绍了雷锋战友与雷锋一起工作、生活的历程,以及他们回到故乡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矢志不渝地实践雷锋精神的感人事迹。看着一句句质朴无华的介绍词,同学们心中却激起了极大的波澜,敬佩、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在编外雷锋团纪念馆外宽阔的广场上,伫立着一座高大的雕塑群,表现的正是雷锋受到表扬、他的战友们一起为他鼓掌的场景,基座上刻着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雷锋的战友”。几位同学在这标志性建筑的旁边合了影,模仿着雷锋和他的战友们的姿势,脸上扬起洋溢着向他们一样的笑容。这怀着敬爱之情的模仿将不会止步于一个姿势、一张笑脸,“像雷锋和他的战友们一样为身边的人、眼中的事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样的想法已经深入同学们心中。

相信此行过后,“雷锋精神”对于同学们将绝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意味着一种博大的爱,对他人之爱,对社会之爱,对祖国之爱。而雷锋的战友们更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雷锋精神不是挂在嘴边的,而是要扎根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的。

漫游花洲书院 深感忧乐情怀

 

\

图2 初访花洲书院    

在参观雷锋编外团纪念馆后,河南分队来到邓州花洲书院参观学习。此书院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先生主持创建。分队成员们在此了解感悟范仲淹的治学理念、政治思想以及爱国情怀。1045年,范仲淹被贬于邓州,深忧当地学风不兴,创建花洲书院,成效斐然。1046年秋,范仲淹于书院春风堂挥笔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而花洲书院也因了范仲淹,因了《岳阳楼记》,从此成为天下文人雅士凭吊景仰的一处文化圣地。

\

图3 览范公生平

随着导游的脚步,分队逐渐向花洲书院内层推进。分队成员在此首先全面了解了古代书院文化以及建筑艺术。通过讲解,大家了解到花洲书院大体是北方的建筑,沉厚端庄,雅致大气,同时也融合了南方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同学们漫步于花洲书院,目览碧波荡漾之美,耳享风掠竹叶之乐。书院内建筑齐全,有讲堂、斋堂等,建筑外观气宇轩宏,大气磅礴,却又不失丰富的内涵,内置物品玲珑精细,层次分明;院内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庭庭桂树,阶阶青苔,层山间啼鸣莺雀,清池中浮沉游鱼,使同学们感受到了来自悠久书院中的浓浓书香气。每所建筑前的楹联和匾额也很值得品鉴。如春风堂前的“育天下之才,勤天下之学”以及内室里的匾额“学达性天”,皆能让今天的我们触摸到古代儒学文化的真正气韵,同时也引起大家对学习本身更深层的思考。古代时候,人民读书不易,却有大批人才不惜寒窗苦读,终成大业。而如今的我们,也通过对联中的短短几字感悟到了作为老师的诚挚育人之愿,以及代代学子的迫切成才之心。由此,同学们更加认识到了教育事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都由此深受鼓舞,继续砥砺前行。花洲书院里除了一般的学习场所外,还设立了纪念范仲淹的祠堂。祠堂气势浩大,建筑巍峨壮观,内部有诸多关于范仲淹的介绍。在这里,同学们了解到范仲淹为官期间的一心为民、敢于上书直谏的果敢勇气,以及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一腔爱国情。

临别之际,同学们在花洲书院前齐声诵读 《岳阳楼记》 ,以表示对范仲淹先生的崇敬以及缅怀。希文一记传万代,后人齐诵彻云霄。“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诵读时,80名文科学子声音嘹亮,情绪激昂,惊动丛间飞鸟,引得路人驻足拍照。在虔诚的诵读中,大家领略了“衔远山吞长江”的浩汤湖面以及“百废俱兴”的一派祥和,也体会到了范仲淹忧国忧君忧民的情怀,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在美丽宁静的花洲书院,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范仲淹对人间疾苦的同情,对百姓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心,也感受到了他“不欺”的政治理念,也体会到了他一腔的爱国热情,这些都激励着我们这些有志青年为造福国家百姓而努力奋斗。

父母牵挂远游子 同学一片赤诚心

本次河南之行已经过半,在过去的三天中,带队老师们天天都能收到家长们发来的信息,除了深深的牵挂,更多的是对这次京外实践活动的高度评价、对学校和老师们的深深谢意和对孩子们的殷殷嘱托。李梓健家长:“芒种时节南下,观古都开封、游楚汉之地南阳,赏中原文化。一路同行,愈加愈深的是师生情,同窗情。游学再结新友谊,交流更获新思考,同学们必会收获良多。感谢那些辛苦的领队、协同老师及志愿家长,向你们致敬!”袁润石家长:“此行将有助于同学们了解中国国情,不是每个地方都一样发达,但是努力会改变落后面貌,文科生要更具家国情怀!”张宇恒家长:“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能够真正的走进自然,拥抱自然,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知道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多体会,多实践,懂得了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报答辛勤的老师,更为了自己辉煌的将来,孩子们,加油!老师、家长、社会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

图4 精彩发言

乘车途中,领队老师们向同学们分享了家长们的精彩留言,听着着家长们发自肺腑的话语,回顾三日来的所见所闻,同学们无一不陷入沉思。在奔驰的大巴车上,今天最精彩的环节是同学们的自由发言。很多同学有感而发,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均衡度思考、勤奋度思考、怎样看待幸福、眼界与眼光、何为安全感等等,同学们关注的话题广泛而深入,时有精彩之处,激起热烈的掌声。谈到几日参观,邢一依说:“我被雷锋精神深深震撼,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没有忠贞的品质如何坚持求学之路?没有奉献精神如何回报社会?”吴潇一说:“面对丹江口水库清澈的水,感受到的是这项工程背后库区百姓难能可贵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谈到生活学习了几日的南阳一中,刘怡说:“看着宿舍墙上‘一心想着目标奔跑的人,全世界会为他让步’的话语,回想自己的学习状态,心中燃起一团火!”刘一瑾说:“南阳之行让我更坚定了目标,端正了态度,下定决心为了未来的自己而努力!”洪子逸:“我发现一中自习室的桌子上、黑板上、宿舍的墙上、空调上方,很多地方都写着励志的话,很感慨一中同学们的勤奋。”熊艺洋说:“我发现南阳一中除了宿舍,所有的椅子都是没有椅背的。我们从小到大,在关爱中长大,没有离开过‘椅背’,我们要去掉‘椅背’,真正独立起来。来自北京,有的同学难免有优越感,我想优越感不应该表现在对其他地方的歧视上,而应该转化为自信和大气。”刁星彤说:“通过跟一中的同学们交流,得知他们一天要上15节课,在我看来,这么大的学习强度肯定会让人很烦躁,然而看到的他们却是那么平和、温柔和大气。回想我自己,每天上9节会觉得很累,这种反差不得不使我想到勤奋度的问题。”李宇旻说:“短短几天,自理能力的一大提升,艰苦并且幸福。让我更深地思考了北京对于我的意义、家对于我的意义、学习对于我的意义。”李雨航说:“同样条件下,态度很重要。对自己的反思不应该是在到了外地才有的举动,应该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孙弋淳说:“今天同学们说了很多,主题:认清、反思,更重要的是第三步:行动。真正把所思所想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上。”

\

图5 倾情演说

同学们发言非常踊跃,交流刚开始,还是每个宿舍出一个代表,到后来,同学们争相发言,甚至出现一个宿舍4个同学抢着发言的情景;对于有些问题的分歧也引发了热烈的探讨。5班车上的导游听后很感慨:“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觉得很震撼!以前带过学生团,听过这种交流,但很少有这么深刻的思考,反映出北京十二中同学的过硬素质。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用智慧的眼睛观察社会,能够看到更美的风景!”

南水北调起渠首 饮水思源赞丹江

\

图6 集结丹江

当天下午,分队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零公里起始点即丹江中线渠首。楚文化发祥地,南水北调渠首处。水隐龙城,山藏古寺。丹鱼出水,白鸥矫翼。烟波浩淼,清流无际。山川多秀气,凭栏临风,满目春秋烟雨。长湖迥临平野,铁闸横锁千里渠。昔日壮举,可歌可泣;今朝伟业,惊天动地。南都春深,丹江水碧,东风起,水龙腾跃,一路蜿蜒北去。在这里,同学们对于中国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了切实的感受。饮水思源,为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渠首人民点赞!

夕阳西下,在返回南阳一中的途中,同学们又参观学习了湿地公园、月季公园等景点,自然的美景为一天的丰富游学画上圆满句号。

夜色降临,在紧张有序的晚自习及次日的活动排练等活动中,带着留恋和感怀,河南分队结束了第三天的旅程.....

(撰稿:吴家奇、赵芃漪、李文暄、刘沛沛、岳亦琛等/ 摄影:薛妍、韩娜鸿、计昕阳等 / 指导老师:郭燕红、傅昀)


湖南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游秀美凤凰九景 返书香九方中学

● 戚光宇(领队) 马莉 刘松 刘波 于新茹 李婷婷

● 参与班级:高一(3)班 高一(10)班

● 实践地点:湖南

6月14日上午,北京十二中高一年级实践活动湖南分队来到了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凤凰古城。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参观凤凰古城

我们在这里参观了闻名已久的凤凰九景万寿宫、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陈宝箴老宅、虹桥、东门城楼等著名的文化圣地。伴着凉爽的微风,老师和同学们站在沱江上最美的桥——虹桥上,欣赏着沱江两岸烟雨凤凰的经典景色。讲解员耐心而细致讲解令同学们无不听的津津有味,既让同学们对苗族文化和凤凰古城的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又充实了内心,丰富了知识。

\

图1 凤凰古城

沈从文故居静静地藏身于小巷的深处,一如它的主人那寂寞、平和、优美得无以复加的人生和文字。院落比较别致小巧,故居室内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同学们的耳边仿佛响起了沈老的教诲:“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杨家祠堂,大门上悬挂的“忠烈千秋”的牌匾尽显杨家将的浩然之气;精美壮观的东门城楼,歇山屋顶,覆以腰檐,飞檐翘角。沱江,可以说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江,江水是绿色的,很干净。这里一幕幕充满人文情怀的生活场景,也让同学们的心底深深震撼:那种无忧、自在与质朴,原来可以这样亲近我们的生活。同学们一边看着两岸的风景,一边感受着苗族阿姐的热情。“‘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凤凰古城如此美丽,难怪沈从文先生如此热爱他的故乡。”同学们这样感叹道。

\

图2 熊希龄故居

\

图3 沈从文故居

直抵湖南株洲九方中学

意犹未尽的老师和同学们带着对凤凰古城美景的无限留恋,开始了长达七小时的大巴之旅。一路上十班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纷纷积极发言,就每组所研究的课题做了总结和分享,气氛十分活跃,最后老师作了总结,并对大家的发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三班同学进行的成语接龙小游戏也热火朝天地举行着。车外风景秀丽,车内热情高涨。

\

图4 旅途中的研学汇报

今天这一天可谓是丰富多彩,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浓厚的苗族文化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这次活动会令同学们都牢记一生,也相信同学们都能从今天的活动中感悟到凤凰古城所蕴含的那份历史的美,文化的美,风情的美。

\

图5 集体大合照

(撰稿:朱紫宣 侯佳妮 刘晓婷 胡晓琳 / 摄影:刘松老师 刘波老师 / 指导老师:戚光宇 刘波


江苏分队实践课程实录

畅游太湖赏鼋头渚风貌

趣逛古镇品寄畅园神韵

● 带队老师:阮守华(领队) 刘国富 马玲 李佳丽 赵付振 吕华涛

● 参与班级:高一(1)班 高一(8)班

● 实践地点:江苏无锡

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前诵读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乘车去往位于无锡市郊的太湖--鼋头渚景区。比起瘦西湖的秀美,太湖带给我们的更是一份大气。

\

图1 鼋头渚合影

鼋头渚为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这是大文豪郭沫若的一句诗,点出了无锡鼋头渚的绝美,更把它的风韵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而踏上鼋头渚时,我们真正被它的美所折服。鼋头渚有山清水秀,点点帆船的秀美图景;有小桥流水,杨柳堆烟的田园风光;有古色古香,典雅精致的江南园林……不由得让我们感叹江南园林之秀美,一方庭院中沉淀的历史美感。

太湖湖面上,和风煦日、波光粼粼,同学们登上游船向对面的太湖仙岛驶去。站在船上,夹杂太湖水汽的柔和湿润的风拂过同学们的面庞,船尾激起层层白浪,蒙着薄雾的湖面上,影影绰绰几只船正破浪前行,也着实让同学们体会到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

\

图2 太湖仙岛诵读

太湖仙岛,原名三山岛,是目前唯一我国一座水上道院。通过观看这里道教和佛教的不同人物形象,同学们深刻体验到了江南地区多元文化的融合。

寄畅园中观园居惠山寺内赏二泉

中华历史名街惠山古镇、唐代天下第二泉、南朝古刹惠山寺、明代古园寄畅园、祠宇书院错落于山野之中,古风雅韵令人叹为观止。

\

图3 三参观惠山寺

\

图4 御碑亭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惠山寺。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千余年来,几经废兴。杜牧曾在诗中感叹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今古木参天,宁静和谐,静静地品读着乾隆皇帝在碑上的题诗,静静地看着盛开的金莲,仰望着明洪武时的古银杏,同学们再次走入这座历经历史风雨的寺庙,体味着古人的志趣。

惠山寺中,同学们来到了二泉,它得名于唐代茶圣陆羽的品评,历史上,二泉为无数文人所激赏。中国的泉水有很多第一,然而甘于第二的泉水却仅此一家,不禁让人感受到其超然的气度。同时,现代阿炳的一曲《二泉映月》更赋二泉以神韵。

\

图5 游览寄畅园

走出惠山寺后,同学们进入到寄畅园中。寄畅园位于无锡惠山古镇中,为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乾隆皇帝曾经前来游览,并亲笔为之题门匾。因为构于山麓,景区一面有着整体登山向上的趋势,一面又在细节处起伏错落,于是在错落处借以山体,补以游廊围墙,遮掩视野,却又开有漏窗石扉,引怪石清竹透窗穿门入目,有尽而不尽、别有洞天之感。园中收藏有多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如庄子和惠子的对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学们在愉快观赏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历史知识。寄畅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峰,丈余高,这就是有名的美人石。同学们纷纷猜测此石名字的由来,有的说像龙,有的说像蛇。导游指示同学们注意湖边的一块形似癞蛤蟆的石头,才知原来那石形如少女理妆,又似仙子捧首,故名为美人石。在这寄畅园里,同学们依峭壁而听响泉,循长廊而观山景,山水清音,妙不可言。

\

图6 惠山古镇街道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范文正公和顾可久的祠宇,一览古人的风采,学习古人心怀天下的精神。

回到友好学校——南菁中学,用过晚饭,我们稍作休息,六点半便立刻投入到晚自习的学习当中。会考和期末考试近在咫尺,同学们都合理规划了时间,抓紧复习。

在江苏之旅的第三天中,同学们饱览了江南山水和园林美景,领略了历史文化底蕴和东方园林艺术魅力,将回忆定格在碧水青山中。

(撰稿:安瑞珩 李宇航 梁奕辰 高亚男 许珲函 林滢渼 马浩然 金子涵 马婧琳 张宇含 / 摄影:梁奕辰 郑成秀 王博楠 刘国富老师 / 指导教师:赵付振 刘国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