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会场】2017年全国智慧教育新发展高峰论坛观摩课纪实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17-11-27
11月23-24日,以“智慧教育助力课堂革命,迎接新高考新课改”为主题的“2017年全国智慧教育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十二中联合总校融媒中心有哪些举行。11月23日上午,来自北京十二中联合总校融媒中心有哪些、人大附中、合肥八中的名师们在北京市十二中本部7个会场进行了9门学科共18节观摩课的分享。此次课堂观摩采用了智慧录播的方式,其中,2节“智慧共生课堂”观摩课采用了友校远程互动的方式。
胡小蒙老师在上课的引入环节这样说:同学们,我们很幸运地生活在电子信息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交汇点,每天享受着工业技术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在电子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技术发展——集成电路的产生和大量使用。短短的开场白汇聚了今天研讨会化学分会场的三个重要信息:1.我们处于电子信息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学校的教学改革必然要积极地与社会背景相符合,2.北京十二中这所有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名校必然会在这样的时代大潮中继续领先,依托科大讯飞强大的技术支持助力北京十二中新时代中迈出更强的步伐是这次活动的宗旨,3.今天胡老师的课堂教学主题将是以信息时代中重要的角色——集成电路板为活动载体,承载起帮助高一学生突破核心概念学习瓶颈的作用。
赵虹华老师观摩课
胡小蒙老师和赵虹华老师在开学不久接到在研讨会活动中展示课的任务后就开始关注并选择活动主题,其中考虑到教学的进度、学生的情况、展示课前和展示课后的内容整体设计等等因素,最终选定了今天展示的课题内容。在接下来的备课过程中得到多方助力,以两位老师为核心,在他们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计划基础上,有化学组全体老师对他们的设想提出的建议和想法,有实验室罗敏老师根据他们课堂需求准备和不断地调整实验用品和实验方案,在试讲时分别有北师大化学学院王磊教授和首师大化学系黄燕宁教授到场听课,课后组织学生访谈,并结合学生访谈结果给两位上课教师提出细致的建议和教学过程分析,讨论常常进行到繁星满天的冬夜,两位老师回去后还需要及时修改和调整。就在展示课当天的早上郭春红老师还在想着课堂中演示实验细节如何优化可以更完善,并提出将演示实验的装置放置在透明玻璃水槽中的方法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更多了一层安全的保障。备课磨课过程的辛苦换来的是展示课时两位老师自信的临场发挥和游刃有余的课堂学习和活动过程的引领和把握。
胡小蒙老师的课题是高一学段“印刷线路板腐蚀剂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赵虹华老师的课题是高三学段“存在相互竞争反应的实验探究”,两位老师选择的课题都具备很强的挑战性,高一学段的核心概念综合应用在自制铜质勋章的实验氛围和胡老师恰当简洁的引导中变得轻松有趣。
胡小蒙老师观摩课
高三学段的竞争反应选择了最熟悉的实验情境,从中挖掘并引导学生提出质疑,然后通过实验的方式对自己提出的疑问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深化了对相关知识和思维体系的理解,其实我从听课教师的角度强烈地感受到“这节课简直就是一道高考题的情境和推演过程!”
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不仅仅是在形式上使课堂更具有信息时代的气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它能更及时便捷地记录活动情况,提供更快捷的交流展示平台,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可以更高效地分享到其他同伴的活动成果,也可以更及时地互动交流彼此的想法,在这些体验中也让我们更真实地体会技术让课堂变得更智慧。
从现场听课教师的状态和反馈信息来看,大家对这两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论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过程还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设置的情境,当然还有学生实验活动的内容。在课后的研讨和交流过程中除了教师研讨环节,还分别进行了两个班学生代表的访谈环节,由王磊老师亲自主持学生代表的访谈,让所有听课老师更加清晰地知道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与学生学习认知形成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体会到了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引领中体现出来的智慧。
在接下来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明和专家点评环节,老师们对于这两节课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技术在课堂中以及在课堂后的教学互动活动中的辅助作用有了更清楚的了解。有一位老师因为早上来晚了没有听到赵虹华老师的课,听了教师交流和专家评课后特意找到赵老师让赵老师将这节课给他说了一遍。在参加了今天研讨会化学分会场的活动后老师们的思想必然会受到很多的影响,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已经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发展变得与从前大不一样,不能总是墨守陈规停留在原有的状态,在依然保留教育教学中不变的核心要素的基础上,要大胆地进行新的尝试,不断突破自己原有的禁锢,这是时代发展对全体老师提出的挑战。
文:李鹏举
文:李鹏举